最新消息

24/05/2023
新書《七月風暴 八月大戰》出版

「眾所周知」的歷史,是否就等於「真相」?七七蘆溝橋事變,真的是八月的中日大戰爆發原因?這38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? 《七月風暴 八月大戰》綜合歷史材料和當事人回憶錄,重現歷史場景和時序,讓讀者自行判斷。 1937年揭開中國八年抗戰的戰幔,大家都說七七蘆溝橋事變是大戰的開端。作者經過十多年研究發現,歷史真相和從小所得認知存在着一段距離⋯⋯要遏制局部戰爭、忍辱負重?還是要冒全面大戰之險,賭上千萬生靈?被罵漢奸的,最後為國捐軀;滿口義憤的,卻選擇苟且偷生?歷史真相,正派、反派,誰來定奪?

閱讀詳情
16/02/2023
顏純鈎:若李怡是失敗者,那麼誰成功了?──讀台灣《印刻》雜誌李怡紀念特輯

資料來源:上報

閱讀詳情
12/01/2023
李怡回憶錄最後兩篇:在台生活(邱近思代筆)

邱近思女士是李怡先生的台灣舊同事。李怡先生在赴台前,以及在台灣生活的歲月中,很多事情都由邱女士代為打點,並多加照應,可說是李先生在台灣最親近的人了。小編也從李先生口中多次聽他提及邱女士的幫助。 原本李怡先生前往台灣的時候,打算三個月後,即同年七月便回港一趟,只可惜六月底香港發生的事情,令他長留台灣,這是始料不及的。先生的《失敗者回憶錄》已完成了香港的部分,只餘下三篇關於移居台灣後的內容。按邱女士憶述,先生在病塌中把這三篇交託了給她。 「先生在病塌時交代了好些事,其中最關注的仍是回憶錄的出版,以及尚未完成的三篇。其實在入院第一週他就想好要如何寫這三篇,還說週日出院後只要一兩個小時就可以將第一篇放上網。也因此在他狀況變差時有約略交代這三篇的內容,並囑我代為完成。我多希望先生能親自下筆,並得見回憶錄的出版。我為他病情最後的發展感到深切且無盡的遺憾。」 邱近思:〈李怡的病中歲月〉 邱女士在發表相關文章時,附有一個作者案: 作者案:李怡先生回憶錄原擬寫兩百篇,因病辭世僅寫就197篇。所欠3篇台灣部分原囑本人代為完成,但尊重家屬僅收錄李先生親筆撰寫之內容的意願,故在此為先生補記其中兩篇。 邱近思:〈移居曾經最關心的台灣〉 李怡先生的《失敗者回憶錄》已委託一家台灣出版社出版。讀者目前仍可在網上瀏覽網頁版,以下為相關連結: > 李怡:《失敗者回憶錄》 > 丘近思:〈移居曾經最關心的台灣──李怡來台始末及在台生活點滴〉 > 丘近思:〈李怡的病中歲月──三進國泰醫院〉 資料來源:上報

閱讀詳情
13/12/2022
《七十年代》與《九十年代》電子版公開查閱

2018年11月,李怡先生簽署授權書,將《七十年代》與《九十年代》月刊無償授予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製作電子版,開放給公眾查閱。本周一(2022年12月12日),中文大學將1970年至1998年的雜誌上架,讀者可以輸入關鍵詞,查找到香港以至海峽兩岸重大歷史。感謝中文大學圖書館,更感謝李怡先生及雜誌社同仁為歷史留下記錄。 (轉載自《消失的檔案》面書專頁) > 瀏覽《七十年代》> 瀏覽《九十年代》

閱讀詳情
20/11/2022
紀念李怡專頁

自李怡先生辭世後,各界紛紛發表悼念。 為了讓些悼念之情及點滴回憶長存於世,不會被時間淹沒而流逝,我們盡量把收集到的文章匯集起來,讓大家隨時回顧、思考。李先生並不希望大家「聽從」他的說話,而是希望他的文章能夠啟發別人的獨立思考。 讓我們一同紀念這一位筆耕不斷、忠於自己、心繫香港的香港知名作者。 前往紀念專頁

閱讀詳情
11/11/2022
羅恩惠紀錄:從移靈到下葬

協助李怡先生移靈、落葬的導演羅恩惠,在加拿大分享當中點滴。 資料來源:《消失的檔案》面書專頁

閱讀詳情
09/11/2022
葬禮錄像

李怡先生的葬禮,由他的外孫、鋼琴家Scott MacIsaac拍攝和製作,配樂也是由他彈奏的古典音樂。李怡先生生前熱愛古典音樂。 資料來源:Scott MacIsaac頻道

閱讀詳情
08/11/2022
李怡先生下葬

李怡先生於2022年11月7日下葬加拿大卡加利,與摯愛妻子同穴。以下是他的長女在面書中的分享 資料來源:李怡長女Wendy面書

閱讀詳情
22/10/2022
【李怡喪禮】台灣高官及親友讀者送別

敬愛的李怡先生,於2022年10月22日在台北舉行喪禮和公祭,自由亞洲電台作了較詳細的報道。 資料來源:自由亞洲電台

閱讀詳情
19/10/2022
李怡先生訃聞

李怡先生的訃聞,總結了他一生的追求和成就。載錄如下: 我們慈愛的父親李秉堯(李怡)先生 於二〇二二年十月五日上午九點離開我們,回到天主懷抱,享壽八十七歲。 李怡生於一九三六年四月十三日,廣東新會人。一九四八年定居香港,此後七十三年都在那裡從事政治文化和新聞評論工作。 他一生捍衛自由人權,追求民主法治。他心繫香港,去年因政治考量移民台灣。 他做人誠懇磊落,下筆從容真誠。他永遠想讓強勢者知道謙虛,讓弱勢者得到希望。他認為勇氣是衡量一切品質的基礎。他對理想的不懈追求,永不止息的熱誠和溫暖,影響了無數讀者和年輕人。 遺族代表 李小蓓

閱讀詳情
05/10/2022
李怡先生辭世

我們敬愛的李怡先生,於2022年10月5日離世。他的女兒在面書專頁上作出沉痛的公告。 李怡先生在面書上的最後一個帖文。 我們永遠懷念李怡先生,並感謝他一直以來的信任和支持!

閱讀詳情
27/06/2021
附送李怡親筆簽名書籤

  於本網站購買李怡先生的新書《見微知著》,每本可獲贈作者簽名書籤乙張,每張均由李怡先生親筆簽名。數量有限,送完即止。 如閣下在本網站下單時,書名旁註明附送親筆簽名書籤,即可獲贈簽名書簽。 請注意:由於簽名安排需時,閣下購買的書籍或稍延寄出。我們預期可於7月初開始寄發。多謝你的耐心等候。

閱讀詳情
27/06/2021
李怡新書《見微知著》出版

作家李怡先生的新書《見微知著──心靈故事選萃》現已出版。精選了李怡先生近年的人生小品文章。 讀著各式各樣的小故事,思考未來人生應當如下走下去。 我從二十歲開始,就過着閱讀、編輯、寫作的生涯。數十年來,讀過的書不少(當然想讀而沒有讀的就更多),人生經歷過許多起伏跌宕,在社會上看到最多的並非「失敗乃成功之母」,而是「成功乃失敗之母」。許多人從高處落下,不是不夠聰明,而是沒有自知之明。 我慢慢發現一些生活的小故事,一些漫不經心的話語,實際上蘊含着生活的大智慧。講出來似乎卑之無甚高論,但若成為時刻警惕自己的座右銘,則對一個人的一生可以有很大影響,甚至帶來關鍵性的轉變。十多年來,我將收集到的小故事,加上自己的解釋和領悟,寫成好幾本關於人生的書。這些書在銷售一時之後,這幾年已沒有重印。現在從這些書中選出我認為最有意思的一百多篇,以新的書名重新出版。 ──李怡 此書命名為《見微知著》,有其深意: 「見微知著」的意思,是見到些微跡象,就可以從中知道整個真相和發展趨勢。一個小故事,一句普通的話,往往能從中得到一生受用不盡的頓悟。 ──李怡

閱讀詳情
04/09/2020
NHK專訪李怡

日本公共電視台NHK訪問了李怡先生,製作成「觀察世界」的專題報道:84歲記者談論香港的危機。 節目中提到李怡先生的兩本著作《香港1997》及《香港覺醒──2019,歷史的里程碑》。其實李怡先生的著作也有日文版,《香港思潮》早前已被繙譯成日文版《香港之抗鬥》。 → 閱讀有關報道  

閱讀詳情
25/08/2020
博客來選書:《香港覺醒》

台灣網上書店博客來,本月的編輯選書,有李怡先生的著作《香港覺醒》,並且推出了作者親簽版。  

閱讀詳情
03/06/2020
訂購踴躍,感謝你耐心等候

李怡先生的新書《香港覺醒》,網上預購反應熱烈。預購已於5月31日截止。差不多同一時間,新書已經印好了。 李怡先生於6月1日為新鮮出爐的《香港覺醒》簽名,一整枱的書,他簽了大約兩小時才簽完。 其後我們立即開始包裝寄發。由於訂購數量眾多,處理需時,我們將會分批寄出,並爭取於一星期內全部寄出。 影響所及,6月份的新訂單也會比平常稍為延後寄發,我們盡量在七天內寄出。感謝你的耐心等候! 如有查詢,請聯絡我們:admin@levellingup.com

閱讀詳情
31/05/2020
李怡新書《香港覺醒》

二○一九,是香港重要的一年,極具意義的一年,也是我漫長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年。 二○一九,必將記載於歷史上。這一年,香港覺醒。是近二百年歷史中里程碑式的覺醒。有些突然,但也由來有自。是香港市民的覺醒,一代人,會延續到下一代和下下一代人的覺醒。從此,香港走上一條不歸路。再不會回頭。...... 近日年輕作家盧斯達訪問我,問我會不會覺得不夠時間?我想他大概是想問我寫回憶的事。我說:「會,但我現在覺得要順其自然。我本來想寫回憶錄,但我現在覺得,做得到就做,做不到就算。」因為儘管寫政治文章多數要講理性,但一個人做甚麼事、走哪條路,是受感情支配,不由理性支配的。很多時抗拒不了。我很難離開這裏,是受感情的牽扯;我放下了自己的回憶錄,也是受感情牽扯。因為事情就在這裏發生,人不能沒有感情,不能不被感情激勵而行動。人可以抗拒很多東西,但抗拒不了感情。 (節錄自《香港覺醒──2019,歷史的里程碑) 二○一九年,也是數以百萬香港人難以忘懷、心情激盪的一年。 《香港覺醒》輯錄了李怡於二○一九年的政論文章。既有歷史視角的分析,卻不流冰冷;既有時代兒女的熱血,也不失睿智。 「新聞是歷史的初稿」,讀着夾敍夾議的時論文章,恍如置身運動之中,隨着局勢的轉變而休戚與共,同時能綜觀大局,不迷失於旁枝末節。 新書現已出版。

閱讀詳情
14/07/2019
李怡新書發佈講座

作家李怡今年有三本新書出版 定於28/7下午4:30 在北角設講座,與讀友見面及簽書 地方可容60人,名額先到先得   詳情 7月28日(星期日) 下午4:30-6:30 地點:北角 名額:60人

閱讀詳情
12/07/2019
李怡巡書展 暨 新書簽名

李怡巡書展 暨 新書簽名 著名作家李怡先生,將於7月19日星期五到香港書展場館多個攤位,與讀者見面,以及為新書簽名。 詳情如下。 7月19日(星期五) 下午3:00-4:00 春華發行代理有限公司(攤位1B-E10) 下午4:00-5:00 普羅政治學苑(攤位1B-A40) 下午5:30-6:00 樂文書店(銅鑼灣)(攤位1A-B02) 李怡新書

閱讀詳情
11/07/2019
李怡新書《往事近事》已出版

新書推介:世道人生之往事近事 李怡回憶錄之前奏 本書收集了作者近年在報章專欄中寫下的較為感性的文章。 當中包括一些前塵往事、對香港故人與往昔的回望,以及一些藝文雜說。 今之視昔,有追憶,更有省思,字裏行間滲透着年月淬鍊的睿智。 「七十年前的畫面,是我人生記憶的第一個零光片羽。那天深夜,一家人鋪一塊布躺在河灘上,仰望繁星密布的夜空......腦子裏反覆迴旋着那一天所看到的人世苦難。一日間,覺得自己長大了。」 「十年前,我開始沒有了除夕。二○○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午夜,關閉了的窗戶隱約傳來慶賀新年的聲音,被我無意識地隔絕了,我聽到的是自己哭泣的聲音,因為那天早上,相伴半世紀的妻子離去了。 從此以後,我就沒有了所有送舊迎新的除夕活動。十年來,都選擇一個人在家靜靜思念,翻翻老照片。這一天不想被打擾。就這樣一晃,「生死兩茫茫」了十年。 孤獨,很少人喜歡。人是社會動物,若沒有了人與人的社會聯繫,孤家寡人一個,就會感到寂寞,而寂寞會讓人發慌。不過,孤獨不等於寂寞。孤獨是一種處境,寂寞是一種感覺。孤獨的處境,未必就有寂寞的感覺…… 這些年,香港的政治環境,讓我感覺到越來越像跟厭惡的人共睡一床。……感覺曾經如此可愛的香港不斷被玷污,『那時寂寞與河流同行』。」 《世道人生之往事近事》現已於各大書局有售 。 購買往事近事

閱讀詳情
10/07/2019
走過悲觀而積極的人生

新書推介:走過悲觀而積極的人生──李怡語粹 作家李怡,寫作逾60年,寫字過千萬,《走過悲觀而積極的人生──李怡語粹》一書,收集了他多年來的寫作精粹,分為:人生、思想、生活三個主題。 編者為了編選這本書,重讀了李怡先生過百萬字的作品,有些是近年的,有些是幾十年前的,部分是成書的,部分是散佚的。 「閱讀的最大發現總是在重讀時發生。三年前我忽略了十多篇關於先生自己的舊文,現在卻看到不為歲月褪色的永恆價值,從中看到一個作家真誠而勇敢地剖白內心世界,包括先生離開左派前的內心掙扎與矛盾。 」(編者序) 書中另附兩部分: 一、從《七十年代》到《九十年代》,收錄了李怡辦雜誌28年來的11篇重要階段性文章,這些文章是首次結集成書出版,意義重大,從中可以看到那些年在中港台的時代巨輪中,一整代知識人是怎麼走過來的。 二、訪談錄,是作者與三位重量級知識分子徐復觀、勞思光、余英時的訪談記,富於深度,且把哲理與社會結合,實屬難得。 給悲觀中仍積極追求的香港人 購買李怡語粹

閱讀詳情
26/07/2017
《藝人.偽人?》書展發佈

藝人張崇德博士在書展中舉行《藝人.偽人?》新書發佈會(19/7/2017),多位藝人到場支持,包括紅星鄧萃雯,以及向海嵐、商天娥,當然也少不了崇德的太太劉美娟和哥哥張崇基。 當天場面非常熱鬧,多個大眾傳媒到場採訪,也有不少市民圍觀、拍照。 《藝人.偽人?》是從藝人的實際處境出發去寫的,張崇德在發佈會中提到,這書的內容訪問了一些藝人,也談及一些藝人的事,有些開名,有些則為了保護藝人而隱去名字,他認為近年網民謔稱藝人為虛偽的人,是不太公道的,希望大家在作出批評之前,可以多一些了解,尤其是對基督徒藝人。 體諒不體諒藝人,是讀者的個人選擇。但若你有興趣了解藝人的真實景況,《藝人.偽人?》便不容錯過了。   [            

閱讀詳情
25/07/2017
李怡書展講座

作家李怡在2017年書展期間舉行的講座,全場滿座。當天他的講題為「進入倒數階段的人生」,有些人覺得這題目好像很消極,但誠如李怡所言,這不但不消極,反而是十分積極的。 李怡說,他的兩個女兒,一居美國,一居加拿大,都很希望與他同住,但他始終心繫香港,情願留港繼續寫文章,「為了給那些讓人過得不舒服的人製造些不舒服」。 講座的嘉賓主持許惠診中醫師說,李怡的新書《重拾優雅》,寫回憶、寫情,讓她印象深刻,更即席引述了當中的散文〈愛情是一個人的事〉的一些句子,與眾讀者分享。《重拾優雅》在書展發售,大受歡迎。 雖然李怡已經年過80了,但他不但壯健,活動自如,更加是思考敏捷,記性比小編還好。有讀者問他的養生秘訣,他說沒什麼秘訣,但認為很重要的一項是不停止思考。許惠珍醫師認同用腦對保健的好處。 「人生,不在於你還有多少歲月,而在於你怎麼看待你活着的歲月。掌握自己的命運,過自己要過的日子,直到離開人世。絕不活着等死。」這就是李怡。 購買重拾優雅

閱讀詳情
12/07/2017
李怡新書《重拾優雅》已經出版

著名作家李怡先生最新出版的《重拾優雅》散文集,經已上市。書中收錄了散文〈愛情是一個人的事〉: 早上八點半,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不停地看錶,護士問他:「你趕時間嗎?」老人說:「是呀,我要趕去老人療養院陪我的老婆吃早餐。」護士小姐說:「哎呀!你會遲到,怕不怕你太太會擔心你呀?」老人說:「不會,她患了腦退化症,在療養院已經五年了。這五年來她都不認得我,我去不去,其實她都不知道。」護士問:「她已經不認得你五年之久啦!你還每天早上都去?」老人笑笑,拍拍護士的手說:「她不認得我,但我認得她,就可以了。」 患了腦退化症的老太太連老公都不認得,對愛應該沒感覺了,但老人有感覺。愛仍然存在。 航班上我想到這個故事。每年春秋兩季,我都會飛越太平洋,長途跋涉,為了去她的墓前,默默懷念。若有靈魂,她的靈魂也不知飄到何處。她不可能知道我去了墓園。不過沒關係,正如那個妻子患腦退化症的老人,我知道自己去了就可以了。 愛情是一個人的事。如果愛情親情要求回報,或相等回報或更高回報,那就不是真愛真情。世界上所有的愛情悲劇,都由於把愛情視為兩個人的事,於是愛恨糾纏不休。若是一個人的事,那就沒有任何得失考慮,永享愛情幸福也。 (節自本書散文《愛情是一個人的事》) 此書是作者踏入80歲後對世道對人生的觀察和感悟。「人生,不在於你還有多少歲月,而在於你怎麼看待你活着的歲月。掌握自己的命運,過自己要過的日子,直到離開人世。絕不活着等死。」 購買及詳細介紹:www.levellingup.com/product/重拾優雅/

閱讀詳情
Top